一.故障分析流程图二.故障关联分析 直流稳压B-故障牵扯的部位较少,-8V电压经稳压集成电路N3(UC3834)、V5(2N5629)及其周围元件稳压后得B-电压,稳压集成电路N1(UC3834)自带稳压故障报警功能,有故障时,10脚输出低电平,低电平信号送至A32板,由B-状态逻辑检测及显示驱动电路完成状态显示,并且提供给一类故障关机信号。音频+直流信号送到直流电源稳压板(A30)的X4-8端,其作用是控制B-电源的动态调整。常见故障是保险丝F3保险熔断,集成电路N3(UC3834)损坏,还有发现VD6、VD9、V4击穿,稳压调整三极管V5(2N5629)损坏的。当B-稳压无输出或输出小于-2V时即认为B-稳压电路有故障,维修此类故障时首当其中就是检查上述元件。 特殊说明:B-电压的大小是随发射机的音频输入和载波功率的电平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低功率电平(包括调制负峰)情况下,只有少量的大台阶模块异通,这时每个功放模块的负载很轻。当更多的模块加入导通后,负债显著地加重,模块的负载电流变化很大,从而使所需的开关时间发生改变,这就需要模块的开关时间也要相应地改变。在较高的功率电平(大多数模块都开通)的情况下,模块负载的变化没有较少模块开通的负载变化快,即负载变化更缓慢,模块的开通与关闭对负载电流的影响变小。因此,B-电压必须以一种非线性方式变化。所以,在B-电源稳压电路中有意地加了一个音频预失真电路。在输出功率10在输出功率10KW,B-的瞬时电压大约在-2伏至-6伏之间变化。在输出功率为0时,B-电压近似于-2.5VDC直流电平,在100%时,B-的瞬时电压约为-2.7V,在100%正峰调制时,B-瞬时电压约为-5.7V,这一电压范围还随着输出功率的降低而减小。故障检修1、测量集成块N3-10脚,若是高电位,故障出在A38控制板连线和A32显示板逻辑显示电路上,主要检查A30X3-3至A38X5-3连线;A38X7-27至A32X7-27连线;A32板N4、N5、N7、N9是否有故障。2、测量A30X1-1处是否有-8V电压,若有则故障在B-稳压电路,主要检查N3(UC3834)、VD6、VD9、V5(2N6029)是否损坏,若无则故障在插排X1-6、X1-7至A39低压电源分配板之间。3、检查X4-10脚的输入是否有(音频+DC)信号。若无检查此处之前的连接处、连线电缆及相关电路,若有检查并调整R39、R38周围的元件。4、若稳压器的输出中出现一段时间的过压,那么双向可控硅就会导通,导致保险丝开路。如果更换保险丝后它又立即熔断,则查看是否有短路的元件或负载。○1串联调整晶体管短路,或与其发射极与集电极并联的二极管短路。检查元件前断开发射极的初级电源。拆下电源保险丝后,用欧姆表的低阻档检查串联晶体管的射极到他的集电极(别忘了有一个二极管与其并联)的电阻。如果发现有短路,则拆下晶体管,然后再分别检查二极管和晶体管。如果是通路晶体管短路,再检查一下双向可控硅。○2双向可控硅短路。并联在双向可控硅两端的有一个低阻抗负载,拆下负载后,使用欧姆表的低阻档检查这个双向可控硅,别忘了并联在双向可控硅上的还有一个稳压管。当可控硅两端的反向电压超过5V时,稳压管就会导通。○3负载短路,用欧姆表检查短路的元器件。查处原因并排除故障,再更换F3(5A)。 三.相关电路 1.直流稳压器B+、B-稳压原理图2.直流稳压器B+、B-逻辑检测显示原理图
评论